“砼”字發音為tóng,它是混凝土的代名詞。 “砼”字的創造者是我國著名結構學家蔡方蔭教授。創造時間是1953年。當時教學科技落后,沒有錄音機,也沒有復印機,學生上課聽講全靠記筆記。“混凝土”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詞,但筆劃太多,寫起來費力又費時。于是思維敏捷的蔡方蔭就大膽用“人工石”三字代替“混凝土”。因為“混凝土”三字共有三十筆,而“人工石”三字才十筆,可省下二十筆,大大加快了筆記速度。后來“人工石”合成了“砼”。構形會意為“人工合成的石頭,混凝土堅硬如石”。并在大學生中得到推廣。
1955年7月,中國科學院編譯出版委員會“名詞室”審定頒布的《結構工程名詞》一書中,明確推薦“砼”與“混凝土”一詞并用。從此,“砼”被廣泛采用于各類建筑工程的書刊中。1985年6月7日,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正式批準了“砼”與“混凝土”同義、并用的法定地位。 另外,“砼”的讀音正好與法文“BE—TON”,德國“Be—ton”,俄文”BE—TOH“混凝土一詞的發音基本相同。這樣,在建設領域中更有利于國際學術交流,是個建筑工程專用字。
筆者在廣西泡沫混凝土當學徒時聽師傅講,“砼”這個字是表示素混凝土的意識。而鋼筋混凝土也有一個字來代表它,就是人工金,就是“仝”字左邊加一個金屬傍。這個字與“砼”同音,表示鋼筋混凝土的意思,只是現代的人不用它了,字典里也找不到這個字了,建筑業的人把它給遺忘了。